华裔孩子学声调
拼音的声调对于华裔孩子来说是个难点。一般来说,孩子学声调的情境,主要是出现在学拼音的时候,需要学习作为拼音组成部分的音调书写规则。包括1. 符号系统(—/∨ \) 2.命名规则(1234声)3. 标音位置规则(标在aoeiuü谁的头上)。
家长们辅导作业常常会碰到的“状况”是,给孩子听一个音,比如“个”,孩子经常说不出是几声,或写不对拼音符号“gè”。给孩子一个拼音 “luó”,孩子们也经常搞不清是读“萝”还是“落”。但是,在一头扎进和娃死磕声调的汪洋大海,着急问“音调怎么学”之前,我们不妨往后退一步,想一想:为什么要学声调?它的必要性是成立的吗?
可能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中文本来就是分声调的语言,当然要学声调啊。
但是,中文有声调跟我们说的拼音学声调其实不是一回事。让家长们头疼的“落”是luò 还是luó是音调书写规则。中文语音分声调是发音规则。对于家里有语言环境的继承语孩子,他们并不需要先学四声,才能学会说中国话。
也有家长说,我家孩子说话像个“小洋人”,总有点外国人的腔调,声调不准。这种不需要赶快学学声调/拼音吗?不学声调/拼音,怎么能发准音呢?
针对改善发音这个诉求,最需要做的其实不是学拼音,而是大量标准中文听力的输入(比如多听中文节目)。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上大学时和一个东北人成为了好哥们儿,等假期回家,你妈会惊讶地发现你在口音上变成了半个东北人。这并不是因为东北同学给你了一本注音版《如何说好东北话》让你每天照着读,而仅仅是因为他是个话痨每天在你耳边唠两个半小时嗑。然后你会发现,虽然从来没有刻意模仿,但一张嘴,东北口音就自然流淌出来了。(举东北话的例子是因为东北话对于全国人民来讲都是可理解性输入。如果是某种一句话也听不懂的方言,听多少都没用)
一句话概括: 继承语儿童在发音习得的问题上,更多是耳朵决定嘴巴,而不是眼睛决定嘴巴。如果耳朵里听到的英文多,中文少,不管学多少拼音,声调读得多好,他用中文聊天就还是“洋腔洋调”。同理,如果家长说话平翘舌不分,或者hf 不分,就不要指望孩子学完拼音之后就能在日常表达中系统性地改掉这些错误。因为他每周只有一个小时听到标准中文发音,完全抵不过在家里的听力输入时长。学过拼音后,能读准课文,考试的时候读准生字,是个比较切实的目标。如果想纠正发音,那除非像播音员一样接受几十个小时以上的针对性纠音训练,在耳朵能辨音的基础上,还要塑造口腔的肌肉记忆。可是,影响继承语孩子表达能力的最短板是词汇量和句法,而不是语音语调。几十个小时花在提高语音准确性上,远不如花在积累词汇量上有效率。我们的孩子不是要去中国主持新闻联播。只要他们能流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方能听懂,就够了。过度关注语音的准确性,频繁纠错,反而会让继承语孩子不自信,不愿意开口说,这对于口语表达弊大于利。
所以,这套声调标记系统在口头层面对继承语孩子来说帮助不大。那么,在笔头—阅读与写作—层面呢?
先说写作。无论是手写还是打字,都没有声调。所以声调对于文字输出没有任何影响。
现在,只剩阅读了。这也是大家觉得声调最有用的地方:1. 依照拼音读出生字发音,要用到声调。2. 用拼音来记录发音,要用到声调。 3. 做注音练习,巩固字词读音,要用到声调。
看起来这都是必须用到声调的一些场景。但是,我想提出一个可能看起来“大逆不道”的问题:声调书写系统真的是学中文的must吗?
以我女儿为例,她五岁,目前基本可以自由阅读,也可以打字。可以说听说读写四个模块都在推进,但是完全没有用到过声调的书写。 1.她用的识字/阅读软件是可以点读发音的,不需要拼音。2.我们的亲子阅读都是无拼音版,因为我发现她对字母特别敏感。从两岁去幼儿园开始,如果她拿到一本注了音的书,她的注意力就会被字母吸引。所以我有意避开了拼音读物。3.她的拼音是通过在手机上打字学会的。输入法里没有声调,她就没见过声调怎么写。
华裔孩子的父母感情上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不会标声调。但是作为家长,如果我理性预测一下我女儿的将来,会发现:1,她不参加高考,也不一定会参加任何中文的标准化考试,不需要非得通过纸质的方式证明自己可以读准一个字。2. 可预见的将来,她读中文书的时候大概率都得是我陪着读 ——英语母语的孩子很少能把读中文当成自己爱好的——我不介意一遍一遍告诉她不会的字怎么读。或者她用电脑阅读,直接copy paste到Google去听发音。那确实没什么能用到声调的地方。
所以我们发现,如果家里有会说中文的家长,加上现代科技的加持,声调书写这项技能就有可能变成一项没有实际用处的屠龙技。当然,标拼音和抄拼音不那么费妈,但是也有坏处——如果不认识的字都标了拼音,之后孩子每次碰到这个字都去看拼音,对于真正记住这个字反而产生不利影响。至于巩固字词读音,我更偏好用朗读的办法,因为朗读不仅可以调动口腔肌肉产生肌肉记忆,还能让孩子听到字的声音。
以上分析并不是说不要学声调。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精力有时间有耐心陪着孩子当人肉点读机,声调也确实是个便捷的记音工具。只是当我们意识到在语言系统中,声调书写体系发挥作用的范围及其有限时,家长就可以放宽心态,从容对待。即使学,也不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需要家长为此着急上火。如果学中文投入的精力是100,那么可能听说30(因为华裔孩子天然就有些听说基础),阅读和书面表达69,拼音1。而其中分配在声调书写和命名规则上的,0.1 就差不多了。
有了这个全局观,下面就可以关注拼音声调部分具体的技能包了。
如上所述,拼音部分的声调技能包可以拆分成3个具体技能点。1,标音符号(—/∨ \)与语音的对应 2, 数字名称(1234声)与标音符号的对应 3, 声调位置规则(“有a在,给a戴,没有a,找oe。i、u两个一起来,谁在后边给谁戴”)
接下来我们逐点分析。首先,技能3,标音位置规则。不妨假设孩子没学过这个技能,有什么后果呢?我们会发现,标注位置错误不影响上述任何一项声调的功能。保险起见,我们再去查查,为什么会有关于声调位置的规定。结果发现,这只是语言学家们想让音调具有类似音标中的重音符号一样标记重音的功能。但和多音节的拉丁语系语言不同,中文里大多字都是单音节,这个功能没什么用处。“ iu 并列标在后”这套规则,除了让孩子觉得中文好难好麻烦之外,并不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中国孩子必须掌握技能3,是因为他们必须参加纸质化的语文考试,只能用书面方式证明自己会读一个字,而且标准化考试只能有一个正确答案,不能随便标在哪个字母头上都算对。但是我们海外华裔孩子,完全可以考试的时候直接读给老师听,或者考试标准放宽,标错位置不扣分。总之,我们有条件轻装上阵,把背口诀的时间拿来做些更有用的事情。
接着看,技能1是声调书写标识,技能2是声调名称。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技能1仅用于书面标记而技能2仅用于口语交流。我们上文列出的三个会用到声调的场景,全都只用到了技能1,技能2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如果孩子不需要告诉另外一个人这个字是哪个声调,或者听别人告诉他这个字是什么声调,他基本用不到1234声这套名称。
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技能1和2是两件事,也没有意识到技能2因为使用次数很少,孩子有可能更不熟悉。所以当你觉得孩子分不清二声和四声时,有时候其实是孩子们知道怎么读、怎么用符号标音,他们只是不知道这个音调对应的是哪个数字。而且,这套数字名称是反直觉的。因为“2”是四声,“3”是一声。你问孩子“牛”是二声吗,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在问“牛”是不是四声“\”的声调。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掌握1234声这套数字名称(因为多少还是会碰到跟老师和家长口语交流某个字读哪个声调的场景),一定要跟他们讲清楚,这里的数字是四声的名称,是人们给声调排了个队,叫号来的,跟数字本身的发音没有关系。练习的时候,除了背诵“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也一定要练很多同音四声朗读,比如妈麻马骂巴拔把爸,让他们在语音上熟悉这样的顺序。
至于技能1“—/∨ \”这四个标音符号和声音的对应,其实并不太难,因为只要强调了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和笔画书写顺序一致),又有和五线谱类似的原理,发音和符号对应起来是不太困难的。
说到这里,看上去我们已经讨论了“声调技能包”里的所有内容。但其实,有一个最关键的点被漏掉了。它不在声调符号书写系统的范畴里,却是一部分继承语孩子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 听音辨调。它跟声调书写系统没什么关系,而应当被归类在“听力”部分。但很多孩子是直到开始学拼音标声调,这个问题才暴露出来。什么问题呢?比如你先读“麻”,再读“妈麻马骂”,孩子听不出来“麻”到底和这四个字里面的哪个字声调一样。或者给他们读“娃”,“蛙”“花”,他们听不出来这三个字里哪两个字的声调相同。这些孩子看起来是标声调犯错,但问题的根源不是出在书写环节,而是在听力环节—他的耳朵根本就没法准确辨别声调。这样的孩子,你让他背再多遍“一声平二声扬”都是没用的。
其实举个中国人学英语的例子就明白了。鲨鱼小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例:
小鲨鱼读c发的是/sei/ 音,但是他觉得自己的发音跟外国鲨鱼读c的发音一模一样,不懂为什么外国鲨鱼一直摇头说他读错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语音库里没有c这个音,在学c的发音时,就自动用他自己内置音库里面中文sei的发音去存储了c音。在他听起来,c和sei 就是一回事。同理,中文听力输入少的孩子,他们的语音系统是基于英文建立的,语音库里可能根本就没有音调的位置。他们是靠着自己内置的英语语音库(通常是英语的升降调)来“模拟”和辨别中文声调,一声二声四声,可能都被他们对应到了某个英语语调中,所以听起来都差不多。
听音辨调的问题重要吗?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学习汉字的整体效率。在听力上对于音调的敏感性高,孩子对生字字音的记忆就会更容易。反之,如果敏感性低,家长可能就会发现,孩子记字的时候,虽然听了很多遍,读了很多遍,但是还是记不住这个字的音调。这种时候,不管孩子学不学拼音,知不知道声调怎么书写,都非常需要训练用耳朵辨别声调。在这上面花时间是值得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那么,应该怎样训练孩子耳朵对于音调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呢?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当然就是多听。听得多了,语感好了,敏感性就高了。所以一般中文语言环境好的孩子,这方面的问题都不大。如果敏感性很差,想重点补一补的话,可以请老师每次学一课的新字,就让孩子把这十几个字里面同音调的字找出来读一读。每课都这样练,过个一年半载,敏感性也会提高不少。练习的过程中,千万要沉住气,不要期望短期能一蹴而就。靠机械练习去弥补语感缺失,就像是拿个喷壶一次拎一壶水去灌满大海,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只有坚持,才能慢慢看到成效。
明确了所有的学习重点,最后才到了“术”的层面:声调怎么学。
网上有很多现成的拼音课,都会包括声调。看Youtube视频基本可以搞定听课部分。也有很多常用的辅助练习,比如用身体/手/头的动作辅助声调记忆,做声调卡片听音举卡等等,在家也可以做。总之声调是个完全可以在家搞定的技能包。只要听音辨调没有问题,又对书写位置规则要求不那么严格的话,重点练习一下四声的顺序记忆(妈麻马骂之类的,为了把数字名称和发音对应起来),一般2-4个小时就能完全掌握了。
需要指出的是,拼音课大多是中文母语老师设计的,里面有很多常见的说法会给孩子造成困扰,俗称“坑娃”,但母语者一般意识不到。比如,常见的音调顺口溜: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平”是在形容声调符号的形状,但是它的声调是二声。在孩子学“一声平”的时候,他需要付出努力来区分到底我们在关注“平”的意义还是声音。我觉得比较理想的顺口溜是“一声高二声扬三声拐四声降”。一声的重要特征有两个:高和平,所以高用在这里也算准确。“高扬拐降”四个字,声调和字义完全一致,不容易造成困扰。
再比如,区分24声的时候,有家长知道孩子不太熟悉数字名称,就会问孩子:这个字是升调还是降调啊。但是“升”这个字是个平声,它的意思和它的声调不一致。对于不熟悉“升”的意思的孩子来说,他需要很努力才能不把“升调”理解为一声。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制造麻烦的说法,或者提前跟孩子讲明白,或者使用符号辅助,而不是直接挖个坑让孩子掉进去。
另外,如果发现一个孩子用“妈麻马骂”对比法确定声调不灵光的话,大概率他的听音辨调是有问题的。这时候,使用英文来辅助记忆,尤其是区分2声和4声,是实践中比较好用的quick fix。可以让孩子自己想两个英语中很像2声和4声的单词。分不清2声还是4声的时候,就和这两个单词去比对。操作起来,要比“妈麻马骂”成功率高一些。
综上,对于华裔孩子来说(语言环境更靠近二外的孩子不适用),拼音中的“音调命名和书写规则”这个部分,学得好,对改善语音帮助也不大。如果怎么也学不好,十有八九根儿是在听力上,音调口诀背得烂熟也不管用。所以,这样一个冬扇夏炉的技能包,家长佛系对待,就好了。
一个看似简单的音调,稍微分析分析就写了4页。整个拼音体系就更不用说了,我每教一轮都想写一写,吐吐槽,但每次都放弃了。每次到了学拼音那几节课,家长觉得“拼音这么简单娃怎么就是学不会”的时候,我都给家长洗脑:一定要放弃“我家娃莫不是个傻子”的错误观点,树立“发明拼音规则的人是个傻子”的正确态度。发明拼音规则的语言学家当然不是傻子,但是他们也确实没怎么考虑怎么设置规则外国人学起来能清晰一些。这个玩笑的内核是:对待任何要花时间花精力的技能点,我们都要用批判性思维先过一遍筛,想想为什么要学,学的东西合不合理,不要在一些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上过多消耗时间。而且,我们不要用母语者的经验去评价和要求孩子。学任何东西当然尽善尽美是最好的,但在时间、环境的约束条件下,追究最优解的结果往往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崩盘。倒不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追求现实条件下有可能达到的次优解。学中文之路本就艰难,合理确定目标,尽量提高学习效率,能帮助孩子走得顺,走得稳,走得长远。
May 31
11 min read
0
55